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周金波在会前积极走访调研,通过相关企业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材料,认真撰写建议材料。“今年,我主要关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碳排放‘双控’等方面。这次带来建议是关于加快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和推广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
★ 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比更是高达13.75%。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水泥企业通过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此,周金波建议: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这不仅有利于水泥行业的发展,也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凡。”
建设全国碳市场和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实践。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试点省市组织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运行,首批纳入火电行业。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碳市场整体运行稳定,但尚存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水泥行业的具体情况,针对下一步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实现“双碳”目标,周金波列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应制定水泥行业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制定水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与分配实施方案,既要考虑各水泥企业的现状,也要鼓励水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关于水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参数设定,他建议以水泥熟料生产的平均排放水平作为水泥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以各水泥熟料生产线上一年度的实际熟料产量作为本年度产量的核定上限;为加大水泥行业减排力度,设置合理的年度下降系数,控制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
二是构建水泥行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料分解和化石燃料燃烧,分别占比约63%和35%。建议依据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水泥行业碳排放补充数据表的核算方法,以水泥熟料生产工序为核算边界;对非化石燃料进行豁免不纳入计算,鼓励可燃废弃物作为水泥熟料生产替代燃料;对2013年下发《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修订完善,并正式下发。
三是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水泥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加强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核算专业性;加强控排企业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水平,提高基础数据准确性;建立对第三方及控排企业的监管机制,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参照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要求,探索采用在线连续监测方式获取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确保核查基础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四是严控水泥产能置换,建议新建产能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以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为契机,对产能置换的新建生产线须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严控新增产能;建立更加严格的水泥熟料产能淘汰标准,加速高能耗、低水平、高排放的低效产能以及长期不运行的“僵尸”产能的淘汰。
★ 推广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金波说道。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由装饰装修材料引起,即便使用单项检测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装修产品,也可能“量变引起质变”,导致室内甲醛、苯类等空气污染物超标。“
20世纪90年代,绿色材料就被国际学术界明确定义,其主要包括循环材料、净化材料、绿色能源材料和绿色建材。”周金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室内装饰板材产品消费仍主要以木制品为主,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使用占比相对较低,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因此,推广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对于推动生态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周金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室内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数个关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强制标准,但其规定限值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他建议,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等强制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调整甲醛释放限值,推进室内装饰材料无醛认证,提高室内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
二是推广使用新型高分子树脂基室内装饰绿色材料。为从源头上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周金波建议将PVC结皮发泡、木塑、石塑等高分子树脂基室内装饰材料也纳入实施范围,并指定为政府出资项目装饰装修优选推广产品。同时,加大对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上下游产业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通过示范加快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的应用步伐。
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他希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加大抽检、惩处力度,严控不合格材料流入消费市场,保障相关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要引导并鼓励室内装饰材料生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生态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他提出,应充分发挥相关生产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各项性能指标,促进产品迭代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达到最大限度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新型室内装饰绿色材料技术研发与成果示范推广的政策支持。”